close

我,從小六開始陪讀、歷經主日學服事、補教業任課、家教的日子,現在畢業後是一名企劃工程師;但我很慶幸,空閒之餘的我,還可以有機會繼續做一點跟教育有關的事。

台灣大學哲學系孫效智教授在2017發表說:生命教育的入門課程,為探討生命的學問,屬於永恆哲學的雋永關懷。可惜在一個重理工輕人文、重視經驗事物,忽視精神價值。影響所及,學生忽略人生意義與方向的探索,陷溺於各種欲望的桎梏,導致人生觀的空洞模糊,與價值觀的扭曲膚淺,忘了最根本的生命課題。

是的,社會之所以動盪與膚淺,是因為我們錯看教育成了教學;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一個適性的發展圈。

從小到大,我大概就是一個不受控至極的孩子。

問我媽就知道,她老是無法駕馭我的波動性格,例如:罵我到一半,我會說:等一下!然後直接逃走.......,或者每每她罵我罵到哭情緒激動時,我會告訴她哭也沒用等等........。但她做得最好的就是,讓我感覺到她的愛並且做好他份內的事成為我的榜樣。

問我哥也知道:跟我吵架永遠吵不贏我、小學下課常常讓她跟媽媽道歉說:我把妹妹弄丟了(殊不知我只是吊吊單槓然後跟他交錯時間回家了)。

當你問我姊,她也會告訴你我多不受控,但同時我卻是那樣穩定地在我的頻率飄動著。我瘋狂,有時候會三分鐘熱度,有時候會不小心統出簍子,但我會自己收拾,甚至照顧著她的情緒。因為我們差了五歲的關係,我的世界也比同齡的孩子早一點點接觸什麼是長大。

放蕩不羈與誠實可靠同時存在於我的身體裡,所以我可以用力感受生命的現狀,也把我曾經受過傷的經驗拿來幫助人療傷。

教育與教學的差異其實很大,我們的時代有太多誘惑與比較,我們為了生存而放棄了生活,把教學當成教育的全部,然後換來的卻是更不穩定的情緒以及無法成長的孩子。

因為我的人生準則是[狂]所以我認為孩子的發展應該要放得更寬;而人的生命之所以可貴,是在於可以思考,可以控制自我,所以規範孩子的紀律並不與發展衝突。

教育,是教學與養育,我們必須在教學的同時透過這些知識餵養他們的心靈;所以我說:教育不只是大腦在吃知識,同時,心也在吃滿足感。

我很期待,每位被稱為老師的人都能夠認知:對於學生你很重要,因為你的言行舉止會成為他的榜樣,你的愛會成為他促使自己進步的動力。

願我們都能夠成位教育工作者,而不單只是一個教學者。

梁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kre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